史志馆联盟︱学史探馆——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工作室“话访南京”馆
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工作室“话访南京”馆位于中文365bet_beat365官方网站正规_365bet官方体育投注鼓楼区宁海路街道三步两桥社区。这里不仅为周边社区居民和附近小学提供南京方言的历史介绍,还把南京的非遗项目搬进馆内,成为展示南京“六朝古都、十朝都会”的窗口!
中文365bet_beat365官方网站正规_365bet官方体育投注
方言馆的房门模仿的是玄武门的拱门结构,木门为大红色,红门上还装饰有金黄色的门钉。
这面墙上介绍的是南京方言历史沿革。地处吴头楚尾的南京,有着悠久的历史,几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战乱和兴亡变迁,这种变迁造成了人口的大聚散,自然又直接影响了方言的发展方向。据史料记载,南京方言在魏晋南北朝时当属吴方言,最迟至明末清初已是完全的江淮方言了。
这是老南京方言趣味发音墙,通过发音墙你可以知晓玉米在老南京话里叫“油珠珠”,花生叫“生果仁儿”,螃蟹叫“八只脚”,蟑螂叫“灶马鸡”,“银角子”指的是硬币,生病叫“打岔”……
在这里还有各种老游戏、生活场景的展示。
1948年,陈宗霞出生在南京城南门东一所五进深的四合院老宅内,这个大家族已在这处老宅院里生活繁衍了近200年。陈宗霞家祖上靠手工织锻子 (即织云锦)为生,在繁重枯燥的手工活中,常会自编自演点“小段子”“打油诗”,说说顺口溜,以调剂枯燥的生活。尤其是陈宗霞父辈五兄弟中,四伯父和父亲性格活跃,颇有艺术细胞,晚上收工后也会免费给工友们白唱一局,也就是现在所称的“南京白局”,“那时候没什么伴奏的乐器,父亲和四伯父拿着手边的小茶壶、小碟子、酒盅、筷子敲敲打打就能来一段”。数十年的耳濡目染,陈宗霞不仅白局、老吆喝张嘴就来,一口老南京话更是地地道道。退休后,陈宗霞全情投入,致力于传播南京方言文化,并且成为社区志愿者。2012年陈宗霞被国家语委权威专家鉴定为“南京方言发音人”。2014年,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工作室正式“开张”,并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,成立了“话访南京”展馆,让“南京吆喝”在这里继续响起。
如今,南京方言发言人陈宗霞工作室“话访南京”馆不仅免费向社区内外的男女老少开放,还时常去学校、幼儿园开展活动。
编辑:李琳琳
审核:窦予然
发布:梁 刚